欢迎您, 客人:登录 | 注册 | 控制面板 | 论坛信息 | 选择风格 | 搜索 | 帮助

黑珍珠 >> 『 公益助学 』 >> 圣诞节巫不之旅本主题已阅读764次,回复4
本主题目前共有 1 人查看,包括 0 名注册用户 (有 0 位隐身), 和 1 名游客


作者    本页主题 圣诞节巫不之旅 上一个主题:[转帖]巫不民族学校2007-2008第二学期各年级收费一览表 下一个主题:[求助]助学马拉松(第七期)  
少林 
侠客
 

信息:认证用户标志 该用户目前离线
来自:未填 align=absmiddle
发贴:6 贴 查找所有我发的帖子
积分:0
货币:115 珍珠
注册:2007-07-19
圣诞节巫不之旅


呵呵,从巫不回来很久了。本来答应了水蓝提交一份工作报告的,不过前段时间一直忙活着回家的事情,耽搁了。很是对不起啊。现在重新整理一下巫不之旅,虽然过去了很长时间,感觉依然鲜活。我曾经去过那个美丽的地方,然而那个地方永远的留在了我的记忆里,每次会想起,都会有一番感动。
经济状况:
当地确实比较贫困,造成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交通。在到巫不的最后将近两个小时的路都是山路,我们去的那天下着小雨,雾蒙蒙的,能见度不超过20米,泥路打滑,在我们坐的那个超载的客车里感觉一不小心就会冲下悬崖,总体感觉就是“云里雾里玩漂移”。回来的时候更夸张,至少有两处山路滑坡了,司机打电话叫来铲车开路我们才出来了。我们在整个巫不乡都买不到一个水果,说是路滑货车进不来。当地基本上没啥产业,很多东西都是自给自足,因为运输成本很高。当地的物价相对很高,猪肉也要十几块钱一斤,瓜子要5块一斤。当地很多人出去打工,相对来说,打工的人家里条件一般都还可以,所以很多孩子就辍学出去打工。不过这些打工的人因为学历低,很多人都是在工厂里面做一些技术含量比较低的工作,在外地也受歧视。
教育:
因为这个是我们这次去的主要目的,所以我们考察了很多。首先确实有些家庭非常贫困,孩子的教育成本确实是负担。不过就我们了解的情况来说,其实自从国家的两免一减出台后,这个成本相对低了很多,一般小学生一个学期只要几十块钱,中学生高一点两三百。相对当地的物价,这点钱对于多数家庭来说负担不是很重。倒是高中学生的学费一个学期可能要上千,一般家庭却都负担不起。这次去我们的另一个发现就是教育的主要问题(特别是中小学生)可能在意识上。在我们看来,老师,家长,学生的重视程度都不够。从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很少有老师给学生灌输非常积极的思想,甚至有些老师为了自身利益自己都摇摆不定。很多家长不重视教育,甚至鼓励学生辍学出去打工,而且我也看不到当地的村民尊敬老师。学生自己很少有人努力学习的,巫不学校从来没人考上过重点高中,相对于我们初中时候,他们的学习压力小的多,似乎没人主动的想多学一些知识。
潘校长跟吴老师:
潘校长对人很热情,在我们去之前潘校长就一直通过手机短信与我们联络,我们去了以后更是得到他的热情款待,餐餐有酒有肉(不过我们不喝酒)。然后也是他带着几个老师陪着我们踩着泥泞的山路跑了一下午家访。之后带领我们参观了学校的基建,跟我们讲解了面对的困难,安排我们跟贫困学生交谈...总之我们在巫不的几天里面处处都受到潘校长照顾。
吴老师是我们这次去的最大收获。根据我们了解吴老师是学校里面少数的外地教师。他本身家里也很穷,他说高中的时候学校他不接受学校的助学金,坚持半工半读完成高中以及大学学业。他毕业以后被特派到巫不并接手了最艰巨的毕业班任务。他说在他接手之前这个班多的时候也只有20几个学生。他去了以后用了两个月的周末拜访了他班上每一个学生的家,了解学生的家庭困难并极力劝说那些辍学的学生返回学校。现在班上有四十几个学生,他已经跟学生打成一片,每个学生对他都很尊敬。由于班上一些学生家庭条件很差,吴老师经常用自己的钱来帮助他们,买早餐,买蜡烛,买一些班级活动用品。在我们看来,他是那所学校最重视孩子的老师。他每天早上天不亮就带学生跑步上山锻炼身体, 我们去了之后他邀请我们跟他们班学生交流,让我们听他的课并问让我们提建议,平时也会跟我们讨论怎么来提高教学质量。因为学生学习进度很慢,吴老师努力组织学生寒假补课,并不计较补课费。他鼓励学生早起,并为学生争取到多一节晚自习时间。他还努力联系外地的大学希望他们利用暑假时间来巫不学校实习给学生上课。。也是他向我们推荐了我们这次去唯一资助的一个学生…吴老师具备了一个好老师应该具备的所有特质,他是真正的崇高的教育工作者,我们都被他的无私奉献精神折服。
家访:
我们去巫不的当天下午就在潘校长跟三个老师的陪同下下乡家访。去之前虽然我们一直强调我们的鞋不怕脏,校长还是坚持让我们换解放鞋才带我们去。后来发现这个是完全必要的,我们后来走的路都是沿着山里田间的小路,刚下过雨,又湿又滑,如果穿自己的鞋肯定要摔死在半路上。当天下午我们探访了几家,那里的贫困状况实在是让人感到心痛。由于当地的交通极其不便,当地根本没有什么产业,家里种的粮食跟蔬菜基本上也是自给自足的。交通不便,运建筑材料进来的成本就很高,所以那里的房子基本上都是木头拼起来的,整个房子都是透风的,好在当地地势比较低,没有什么风。不过因为都是泥地,又比较潮,所以家家户户都有一个火炉来驱湿寒。我们去的几家的都很贫困,原因很多,可能因为父母生病,可能因为单亲家庭,可能因为家里孩子比较多…家境的贫寒跟孩子的懂事以及当地人的热情形成鲜明的对比,让人感到心痛。本来我们是不想给他们添麻烦,不过访问完最后一家要回去的时候主人执意让我们吃完饭再走,校长也说走了一下午稍微补充下体力,我们就留下吃饭了。饭跟中午一样也是火锅,不过这次此材料换成了田里的小鲤鱼。吃完饭,虽然主人坚持不要,我们还是给了50块钱。回去的路上天色已经黑了,看到有孩子三个五个一队往学校的方向走。经过老师的介绍才知道因为有些孩子家里离得比较远,走路要2,3个小时(以我们的速度就是要4,5个小时)。所以会要求他们星期天晚上就要返回学校。
采访中因为有的小孩子年级比较小,很难跟他们沟通,不过还是有几个孩子给我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第一家是很可爱两个双胞胎小女孩,妈妈长时间生病,爸爸平时都在地里干活,她们就承担了家里的家务,然后放学后会到山上捡些桐子回来剥开卖钱帮补家用。我问她们将来的理想是什么,妹妹想也没想就脱口而出说将来要当歌星,我问她最喜欢哪个歌星,他说是张韶晗。后来我们访问完第二家在经过她们家的时候妹妹又跑出来告诉我说她刚才太激动了没说完,说她最大的愿望是希望妈妈病赶快好起来,然后好像第二个是想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我知道这些可能是妈妈告诉她的,不过她们的开朗性格还是感到惊喜。
还有一个是爸爸妈妈跟弟弟都在浙江,只有他在家里跟伯父住。爸爸妈妈在浙江的眼镜厂里打工,弟弟在那里读书,他们要一两年才回来一次。我问他为什么不跟爸爸妈妈一起,他说他三年级开始也是在浙江读的,考初中的时候没有考上,所以就回来了。我问他在外地读书的时候有没有同学看不起他,他说有,同学经常骂他乡巴佬。然后我们告诉他,我们跟他一样,也是有些人眼中的乡巴佬…
初三毕业班
通过家访的经验我们发现跟低年级的学生沟通比较困难,也很难将我们的一些经验跟感受传达给他们,所以在后面两天时间里,我们主要精力都放在初三毕业班身上。
第一次接触这个班级是星期日晚上的分享,当时同学们也还算活跃。我们讲了很多,跟他们分享了我们自己的一些经历,也尝试着回答了一些他们提出的问题。最后他们送给我们两首歌《风雨无阻》,《曾经最美》。歌声把我们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我们用起数码相机拍下了整个过程。晚上我们在宿舍里重复听了好几遍,发现这两首歌原来这么动听。
星期一早上,吴老师带他们跑步,我们也跟着去了,不过跑了一半就已经上气接不上下气,女生们都跑在我们前面。跑到山坡上,我们拍了张合照,那时候天还没亮,背景是漆黑的。跑步回来就差不多是早读课了,可能因为我们速度比较慢,致使学生们没时间吃早餐,我们决定请班上同学吃顿早餐。早读课结束后,吴老师把学校小卖部的一锅馒头连锅搬到了教室。大家都很腼腆,于是我们带头吃了起来,最后一锅的馒头全部分完了。这是我们跟学生们的第二次接触。
第三次接触在星期一晚上的平安夜晚会上。那天晚会的气氛很活跃,他们唱的好多流行歌曲我们都没有听过,而且很多人都唱得很好。大家都是争着唱歌,有些同学的出场就如明星出场般受到热烈的欢迎,还有同学不时走出来送些气球,制造一下气氛,结束的时候大家都还似乎远未尽兴。这种情形比我们想象的好多了,我们初中的时候同学们还没这么活跃,搞活动也没有这个气氛。晚会上五音不全的我们也被逼着唱了首歌,哈哈,第一次当着这么多人唱歌,跟他们多才多艺比起来,当时感觉我才是小学生。
星期二早上我们走的时候学校里还没人,我们在外面的小吃店吃早餐的时候吴老师急冲冲地跑过来了,他还以为我们先走了,急着找我们。我们让吴老师帮我们再请学生们吃个早餐,我们感觉这是一批可爱的学生。虽然在山区,但他们都是很开心的。本来我们不想惊动学生们,但是我们在车上的时候学生们都出来送我们了,昨天晚上用过的气球再次被派上用场,他们给我们送气球,我们感动了一番,说带不走啊,于是拍了照片后让他们带回去。不过我们上车后他们还是派两位代表送了两个气球让我们带走,一个红色的,一个粉红色的。我们把气球的气放了收了起来,打算拿回去表装起来。这是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接触。这个时候还真有些舍不得这批可爱的学生,也许是他们的开朗快乐感染了我们,也许是他们勾起了我们十年前的回忆,那时候的生活是简单的、辛苦的,但也是快乐的、充满回忆的。  
祝福这批学生,希望他们能够一直快乐,也希望他们能够珍惜拥有。星期日的晚上我也跟他们说我很怀念当年跟朋友一起奋斗过的日子,虽然苦,但苦得有滋味,不知道他们听了之后会不会想到要好好地去珍惜和感受他们现在的日子。
感受:
通过这次去贵州,我们尽量向学生们积极向上的思想,然而我们发觉,或许,我们的收获比他们还大。巫不确实很贫困,然而让人觉得心痛的也许并不是贫困,而是意识。对于中小学生,自从国家的两免一减出台后,给家里带来的经济压力已经不是那么大了。但是很多家长却觉得读书无用,早早让孩子辍学出去打工赚钱,因为没人灌输积极思想,学生自己也受不住打工潮的诱惑。路上的一些我们可能觉得可笑的标语“父母不让孩子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是违法的;请先让孩子完成初中再出去打工;今天的辍学生,明天的贫困户;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却正是当地教育状况的真是写照。学校的教学跟学习氛围也是很大问题。初三上学期已经快要完了,课程却上了还不到四分之一,这样到中考的时候别说复习,上完课都成问题。除了课本,学生的联系资料少的可怜,想想我们中考时候的题海战术,这些学生考不上高中似乎也是必然的。

面对这让人心痛的现状我们能做什么?我们想了很多,却很难想出一个好的解决方法。黑珍珠的资助对于他们确实很有帮助。然而在我看来这似乎还不够。在我看来,除了极个别家庭,中小学的教育费用应该不是很大问题,而且贫困在有的时候更能激发一个人的斗志。反而是高中,因为没有国家补助,很多家庭确实负担不起,所以这方面可以做更多。也许经济的问题容易解决,然而意识的问题却很难。怎样才能使学生们切实明白读书的重要性,在那样的一个环境下仅仅凭借信件组义工每个学期的几封信确实很难。只能希望那些出去打工的孩子在回去炫耀赚到钱的同时也宣传一下没有文化受到的歧视,希望老师们重视多一点学生的教育,希望更多的有热情的年轻人奉献偏远农村的教育事业。



[/align][align=left]
呵呵,本身不是文科出身,写的不好。其中一些还是借用跟我一起去的朋友的blog上的内容,嘿嘿。然后这些纯粹是我的个人经历跟感受,有些可能不是非常准确,希望能对我们的义工工作有所帮助。另外,提醒马上要去巫不的义工们:注意安全!


[font=Arial]


进入评分 资料 好友 消息 邮件 引用 回复 编辑 |  发表于 2008-02-28 21:14  |  1 楼 


安静角落 
光明使者
 

信息:版主标志 该用户目前离线 美女
来自:未填 align=absmiddle
发贴:691 贴 查找所有我发的帖子
积分:87
货币:1922 珍珠
注册:2006-05-11
RE:圣诞节巫不之旅


少林很棒!


德兰修女:我们虽然不能做很伟大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从做小事中显示我们的爱……

进入评分 资料 好友 消息 QQ 引用 回复 编辑 |  发表于 2008-02-28 22:20  |  2 楼 


春夏秋冬 
四季之歌
究级天王 [荣誉]
 

信息:超级版主标志 该用户目前离线 美女
来自:未填 align=absmiddle
发贴:254 贴 查找所有我发的帖子
积分:36
货币:873 珍珠
注册:2006-02-08
RE:圣诞节巫不之旅


不错不错【动作】 春夏秋冬 挥着手说道:同志们辛苦了!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

进入评分 资料 好友 消息 引用 回复 编辑 |  发表于 2008-02-29 12:32  |  3 楼 


碎片 
圣骑士
 

信息:认证用户标志 该用户目前离线 美女
来自:未填 中国
发贴:106 贴 查找所有我发的帖子
积分:10
货币:318 珍珠
注册:2007-08-30
RE:圣诞节巫不之旅


真可惜,我今年没去成.期等下一次吧.


一切总会过去,包括生命。

进入评分 资料 好友 消息 邮件 QQ 主页 引用 回复 编辑 |  发表于 2008-03-03 17:57  |  4 楼 


无涯 
究级天王 [荣誉]
 

信息:坛主标志 该用户目前离线
来自:未填 align=absmiddle
发贴:135 贴 查找所有我发的帖子
积分:13
货币:413 珍珠
注册:2007-01-07
RE:圣诞节巫不之旅


无缘去,都是要上班,没什么休息时间,呜呜~~~~~~


杜绝民族劣根性,增强民族生命力!~!~!~

进入评分 资料 好友 消息 邮件 引用 回复 编辑 |  发表于 2008-03-03 19:05  |  5 楼 


推荐给朋友 打印模式 文章模式 
论坛跳转:


  快速回复
标题:
文章内容:




上传附件: 关闭
用户名
密 码



黑珍珠 >> 『 公益助学 』 >> 圣诞节巫不之旅本主题已阅读764次,回复4

Powered by BMForum Plus! 3.0 Build 5815  Skin By nzl5423
粤ICP备05005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