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客人:登录 | 注册 | 控制面板 | 论坛信息 | 选择风格 | 搜索 | 帮助

黑珍珠 >> 『 公益助学 』 >> 2015年-贵州贞丰县助学调查记录本主题已阅读591次,回复0
本主题目前共有 1 人查看,包括 0 名注册用户 (有 0 位隐身), 和 1 名游客


作者    本页主题 2015年-贵州贞丰县助学调查记录 上一个主题:2013-7月连山助学调查有感 下一个主题:2018年暑假梅州五华助学总结  
tiger 
究级天王 [荣誉]
 

信息:坛主标志 该用户目前离线
来自:未填 align=absmiddle
发贴:355 贴 查找所有我发的帖子
积分:39
货币:1260 珍珠
注册:2008-04-28
2015年-贵州贞丰县助学调查记录


2015年贵州贞丰县助学调查记录

撰文:tiger2015-11-4

调查时间:2015101-3

调查组织:黑珍珠助学社

调查义工队员6人:tiger(执行社长),南海潮声(副社长),康康,章章,小涛,桂绫,运台。

黑珍珠助学社简介:

       这是东莞一个民间草根助学组织,1998年由东莞网友TONY在走访贵州山区学校后回莞创办。主要依托于Q群,阳光网等网络平台进行宣传,2002年开始捐资助学,多年来发起网友对贵州黔东南山区,四川德格,广东的连山,连州农村地区进行一对一公益助学。2006年助学创始人TONY由于交通意外不幸罹难,助学组织一度严重萎缩,老义工因为工作和家庭原因不断减少,助学活动遇到极大困难。后来在助学圈内各位热心人士的恢复和不懈努力下,还是坚持做到今天。现有助学义工20多人都是工作之余从事助学,纯义务性质,自费负责调查活动。助学社没有经费,没有注册社会组织和收款账号,所有助学款由资助人直接汇款给困难学生账号,多年来黑珍珠助学社坚持一心一意,清清白白做公益,发展规模并不大,没有想能走多远,仅仅作为一个草根公益的样本而选择矗立坚守着。

人物简介:

1. tiger:从事外贸行业。2006年加入高飞户外的连山助学,2008年加入黑珍珠助学,主要负责对外联系和组织调查活动。这是第4次走进贵州贞丰县考察助学调查,本次调查领队。

2. 南海潮声(涛哥):2013年通过南方都市报东莞公益版发布的贵州助学信息成为黑珍珠助学资助人,一直在助学群内出谋献策,热心参与活动,2015年加入助学义工队伍,利用自身的工商管理经验,主要负责管理贵州和广东山区的助学义工队伍。

3. 康康,法律界人士,2006年早期就加入黑珍珠团队的老义工。多年来虽然事务繁忙,但一直没有脱离助学活动,参加过贵州贞丰,四川德格,广东连山多次调查活动,这是继2013年后第二次参与贵州调查。

4. 章章,建筑界人士,2013年和南海潮声一样先成为助学资助人。日常工作同样十分繁忙,之前参与过连山助学调查,本次能够亲自体验贵州之行,并且即时加入义工队伍跟进调查的资助学生。

5. 桂绫,大三学生。黑珍珠助学创办人TONY的外甥女,TONY当年离开时,她只是小学生。多年以后她联系到我,想了解更多有关黑珍珠助学的点滴。这次第一次参与调查活动,加入义工队伍。

6. 小涛,深圳IT界人士,桂绫的大学师兄。为人踏实肯干,也是第一次参与助学活动,并加入义工组织。

7. 运台,贵州贞丰县当地义工。助学社早几年资助的鲁容高中学生,目前在贞丰的戎岩小学做老师。2013年和我们参与鲁容乡的调查后加入助学义工。

 

以上就是各位成员的简介,简单说资助人就是负责出钱助学,义工就是负责出力助学。义工也可以同时是资助人,既出钱又出力。以往参与调查活动也可以是助学圈的热心人士,不一定都是义工。义工负责跟进每学期学生的动向,如有学生退学就要及时通知资助人停止资助。调查前后的工作,义工都要跟进。义工的短缺和退出也是阻碍助学活动发展的关键。

 

调查对象:贞丰县鲁容乡辖区的各个村级小学,包括:江油小学,板绕小学,鲁容小学,纳翁小学,卡务小学,鲁容中学。戎岩小学。贞丰县龙场镇的坡柳小学。

 

行程:

9-30号下午5点半,各位队员到达贵阳高铁站,没料到预定的商务车不守信就走了。国庆期间车辆紧张,等了2个多小时才换了另一部车,晚上11点多才到达贞丰县城,小新老师接待并安排好住宿。

10.1号。早上我们汇合了贞丰当地的义工运台和戎岩小学的校长韦琴搭乘戎岩小学的校车前往鲁容乡。从2009年起我们就一直在资助鲁容乡下属村级小学的贫困学生,每隔2年调查一次,这是第四次。很多校长和老师都是我们的老朋友,像板绕小学校长黄微,鲁容小学的韦晓鑫老师,纳翁的老校长韦选,江油校长韦阳川,他们每次都负责带队下乡。带领我们的分组义工走村入户进行家访调查。

今天我们的分组行动:运台和康康分到江油小学,章章去板绕小学,涛哥和小涛负责鲁容中学,我和桂绫去鲁容小学。每个组都有当地学校的老师带领下乡家访,有的坐车,有的坐摩托车。如果走路,可能一天都走不了几户人,当地的学生住得比较分散,平常上学走一个多小时山路也是常见的事情。有了交通工具我们的效率就提高很多,半天可以家访4--5户学生。入户调查主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成员结构,收入支出情况,室内外情况为选出贫困学生作为选择依据。

我们这一组中午很幸运在家访中蹭到饭,在乡村里没有什么饭馆,回学校煮就太远,刚好遇到家访的家长非常热情,本来我们要走,非要留我们吃饭。这户人家父母都是农民,住在半山坡上,收入并不高,种植的是玉米一年也卖不了多少钱,一个儿子先天有精神疾病没有劳动能力,剩下一个女儿学习比较好,考到中专读。不要小看中专,在这个贫困乡里小学生只有大概三成能够读到初中毕业。读到高中的不足一成。读到大学真是千百分之一。大部分都是早早辍学打工去了。在乡里教育质量和教育意识确实和城市差距很大。在城市里的随便一个所谓的差生来到乡里都是优等生。为什么?在这里的小学,双科(语文数学)都考60分以上就有双科优秀奖。能考60分以上就是优秀学生了,你就知道这个差距有多大。首先家长本身的受教育程度都是小学或者是没有读过书的,特别是以前的女性很多没钱去读书。家长的教育意识已经落后了。其次乡村里的学习氛围并不浓厚,没有那种你追我赶的学习竞争意识。农村的小孩本来放学也要做农活,小男孩也比较调皮,没有什么时间用在作业,复习上。再次就是天然的气候地理环境不利于农耕,单纯靠农业不能自给自足,很多青少年被迫早早外出打工养家。

当我们看到每一个学校简陋的图书室和体育器材,都会不由的心酸和叹息。一个小学只有几百本书,一个星期只开放几次,还担心学生会把书看坏了。所以城市的小孩真的是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感而不知道。体育器材全校只有几个脱皮篮球,某些篮球场地坑坑洼洼像菜地一样。这就是山区小孩的校园生活。

下午我们的车在山路上陷到烂泥坑里出不来,搞了一两个小时脱困,但也导致时间不多,没法继续调查。5点多钟,我们另外几个队友和老师已经先到达白层镇上,他们有些是中午饭都没吃,一直调查到现在才安排晚饭。。(待续)

10-2号,早上助学队员和戎岩小学校车继续去鲁容乡下乡调查,今天调查的主要对象是纳翁村的纳翁小学和卡务小学下属学生。纳翁是全乡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村。卡务村是纳翁管辖的一个自然村,比较偏远。卡务小学只设立1-4年级,方便低龄儿童就近上学,其余高年级的都去纳翁小学。由于出生率减少,外出读书的孩子增多,本村入学儿童也越来越少,纳翁校长

   

估计几年后卡务小学也很可能会合并到纳翁小学去。这次安排了王老师和康康坐摩托车走访最远的卡务村。涛哥还是走访鲁容中学。我和姜校长去走访和贞丰纳翁交界的镇宁县的学生。问了姜校长得知,镇宁县学生一样可以来贞丰县入读,一样享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待遇。因为是两县群山交界,该地学生来纳翁小学读书甚至比去镇宁当地的小学还近一些。一路是群山莽莽,山上植被不多,摩托车开的都是山路,高低起伏,大约二十多分钟就到了镇宁县境内。这边的道路和房屋看上去比鲁容乡那边还要略差一些。。我们调查完就在学生家里吃饭,这里的米酒度数越来越高,以前能喝大碗,现在小碗喝都有些勉强。姜校长说以前去家访,家长们都很热情留吃饭,来敬酒,那时最多可以喝7大碗米酒,现在酒量小了,只能喝3-4碗。贵州山区人的热情可见一斑。

  下午其他队员完成了任务都去白层镇集合,五点多趁着还早我们和戎岩小学老师还去了板绕村的一个白层小学的学生家里家访。修路堵了一段车,开到那里已经天色黑下来要打手电筒,家里灯光昏暗,一个小灯泡照着简陋的家徒四壁,只有一个老人家照看着两个小孙子,小孩的父亲已经去世,母亲又有肺结核病,家里没有收入,只靠很少的低保生活费支持。

    10-3号。安排运台和康康去调查剩余的县城附近的困难学生。其他4人坐班车前往龙场镇。到了龙场镇杨勇老师来接我们经过20分钟车程到达坡柳小学。坡柳小学面积不大,一栋老教学楼已成为危房,中间一个篮球场,还有一栋新建的教学楼。教学楼牌匾上注明是由宁波市慈善总会在几年前捐建。我们参观了一下图书室,里面书架只有几百本书,对于一个小学来说确实不够,希望大家家里有闲置的合适儿童阅读的课外书籍都捐给这些山区小学。

在简单讨论后我们分为两队家访,杨老师和帅老师带我和章章,老校长带南海和桂菱。这时候雨势纷纷,路面变得湿滑,虽然路程不远,在上下坡时章章也滑到了两次。这些家庭情况都是很典型的,单亲家庭为主,父母外出打工或在家务农,留下老人或小孩在家。小孩很多都要习惯没有父母在身边陪伴的日子,甚至有些也没有老人照顾,他们就要独立生活。走到一个小山坡的女孩家里,发现家里餐桌的一些碗已经发霉了,碗里还有积水,发出一阵酸臭味。这个家庭的父亲远去外省打工,母亲离异改嫁。家里就只有两姐妹独自生活。这也是很多农村困难家庭的代表情况。走过看到村里一户人家在大摆喜宴,我们几个已经饥肠辘辘,但是村里也没有饭馆,到下午四点还是撑着调查完所有十几户的学生,才在小卖部吃了一碗泡面。晚上回到县城,完成调查任务后,我们都放松了,杨老师也心情大好请我们吃饭,还一起唱歌。

4号,我们在贞丰周边的村寨游玩,晚上在板绕小学黄校长家里吃饭,调查队员特地去市场买菜,自己各显身手煮了一顿广东菜招待各位带队老师,5-6号回程贵阳,经过黄果树瀑布,游玩了青岩古镇。这次贵州助学调查行程圆满结束。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爱心汇流,滋润心田。

进入评分 资料 好友 消息 邮件 QQ 引用 回复 编辑 |  发表于 2019-11-13 15:57  |  1 楼 


推荐给朋友 打印模式 文章模式 
论坛跳转:


  快速回复
标题:
文章内容:




上传附件: 关闭
用户名
密 码



黑珍珠 >> 『 公益助学 』 >> 2015年-贵州贞丰县助学调查记录本主题已阅读591次,回复0

Powered by BMForum Plus! 3.0 Build 5815  Skin By nzl5423
粤ICP备05005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