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客人
:
登录
|
注册
|
控制面板
|
论坛信息
|
选择风格
|
搜索
|
帮助
系统提示:
您没有注册
请先注册以避免此窗口再次出现
注册
登入
此视窗5秒后关闭
黑珍珠
>>
『 公益助学 』
>> [转帖]中年教师13年一人撑起一所学校
本主题已阅读
724
次,回复
1
篇
本主题目前共有
1
人查看,包括
0
名注册用户 (有 0 位隐身), 和
1
名游客
作者
本页主题
[转帖]中年教师13年一人撑起一所学校
VagabondTony
信息:
来自:未填
发贴:
144
贴
积分:
85
点
货币:
951
珍珠
注册:2003-10-18
[转帖]中年教师13年一人撑起一所学校
中年教师13年一人撑起一所学校
http://news.qq.com 2005年11月03日16:35 南方周末
第 1 2 页
10月14日清晨6时,天刚蒙蒙亮,李小峰抖抖索索地穿衣起床,去给早到的孩子开教室门。站在寒气逼人的校园里,他突然感到一阵头晕。
“身体不行了。”李小峰说。在柿园子小学里代课13年后,长年的困苦和繁重的工作,使32岁的他看起来像是40 多岁的人。
柿园子小学,秦岭深处的一所学校,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九间房乡,全部家当是一间漏雨的教室和一栋三间平房。13年来,李小峰是学校惟一的老师,也是学校的“校长”、“后勤主任”。
13年里,他一共送出134名学生,其中4个考上了大学——他没有实现的大学梦,在孩子们身上延续。
13年教师生涯留给他的,还有一贫如洗的家境和每况愈瘦的身体。13年间,他的体重从128斤降到103斤,数目刚好和他的月工资相同。但每月103元的工资从2004年起就一直未发。至今他仍是代课教师,按照师资政策,他即将被清退。
但他仍然在坚持,这对他而言或许已经成了习惯。他只想把手中的教鞭继续拿下去——教书塑造了他的人生。
“命运真是偶然”
李小峰爱看人物传记,喜欢回味人被命运改变的感觉,那常常让他想到自己的人生。刚过而立之年的他,已经开始慨叹“人的命运真是偶然啊”。
1992年他正读高三,在紧张的备考中憧憬着大学生活。
一场家庭变故改变了他的命运。
高考前的5月份,父亲因病去世。办完丧事,加上父亲治病借的钱,家里欠了上万元债,生病的母亲需要人照顾,他只能寄望于来年复读再考。
柿园子小学原有一名教师,教了一年后,嫌工资少不干了,30多名学生面临失学。一天,村长找到村里惟一的高中生李小峰,说“山外的老师嫌苦不愿来,乡亲们都希望你来教”。当时代课工资是53元,家里需要还债,母亲也要人照顾… …李小峰应承下来,也终于没能再去高考。
最初他住在教室边上一间低矮的柴房里,没水没电,土木结构的教室四处漏雨,教具没有,教材稀缺,课桌破烂,三四个孩子挤坐一张凳子上课……
李小峰到村里捡废砖头,摞起来,铺上一张纸,学生就当凳子坐了。1994年,他干脆把自家的杨树砍了,为学生做了几个凳子。他骗母亲,“那棵树死了”。
用了多年的黑板,几乎成了“白板”,他向母亲借钱换新黑板。母亲生气了:“你不给我钱,反倒找我要钱,不行就别干了。”但最后母亲还是掏出手帕,把里三层外三层包着的30元钱给了儿子。
李小峰用泥捏成长方形、正方形和各种各样的立体图形,用切分土豆教分数,折一捆小树枝教加减乘除。这些教具,到今天还用着。
柿园子小学多年来几乎没收到过教育拨款。学生每人交的40元钱杂费,其中5元要上交乡里作“管理费”。为了改善学校条件,李小峰带孩子们在公路上拾废塑料和废铁;带大点的孩子上山打松子,一季可以卖五六十元钱。
不能让孩子们一辈子只会放羊
工资太低了,身为男儿,“上不能侍奉高堂老母,下不能荫妻教子”,13年间,李小峰也动摇了好几回,甚至有一次离校出走。
但村民的情义又让他无法抗拒。
1993年的父亲周年忌日,李小峰给孩子们提前放了学。下午,他趴在坟头,“想起家庭的重负和没有实现的大学梦”,痛哭失声。正伤心时,身后来了30多位村民,很多人还买来了纸钱、香烛。
“小峰他爸,小峰的书没有白念,正教村里娃们呢!”离去时,许多村民偷偷留下一元或两元钱。祭奠本来是不用送钱的,而且在柿园子村,许多人家一年也吃不上一次肉,一两块钱已是乡亲们最诚挚的心意了。
1997年,订婚多年的未婚妻退婚了,理由很简单:“一个月73块钱,以后能养得活我和孩子吗?”李小峰崩溃了——在山村,女方退婚被认为是男人最丢脸的事。
他决定改变自己的命运,做出样子给人看。那年暑假,他通过同学联系,在西安找到了一份月薪400元的工作。领到第一个月工资时,他很高兴,因为这相当于代课教师半年的收入。
可没过多久,村支书带着几名村干部找来了。“我们也是厚着脸皮来的,”村支书跟他讲,“开学好几天了也没有老师愿意来,娃们天天到学校等你,你看能不能再回去?”
一夜失眠之后,“为了不让孩子们一辈子只会在山沟里放羊”,李小峰又回到了柿园子小学。
当他背着行李回到学校时,操场上早已站满了乡亲们,有的还握着他的手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要是嫌钱少,我们可以给你增加些。”李小峰拒绝了,土生土长的他清楚村民的收入。
这以后,李小峰的婚事成为村里的大事,村民们急着为他张罗对象。经过介绍,李小峰认识了现在的妻子。这位山外的姑娘觉得他“能对孩子们好,也一定能对我好”。
贫困的山村里,乡亲们和李小峰相互支撑,默默扶持。父亲治病、丧事欠下的上万元债务,村民们也不催李小峰还。 “他家和大伙一样穷得揭不开锅,天天吃土豆糊,咱也不催他,别把他又逼跑了。”一位村民对本报记者说。而李小峰碰上贫困户的孩子交不起学杂费,也就让家长打一个白条,“有钱时再捎来就行,别耽误了孩子上学”。
山村大课堂
学校如此之小:五个年级才24个学生,比不上城里小学的一个班。李小峰用的是“复式教学”,所有年级的孩子在仅有的一间教室里上课,对于城里孩子而言,这间小教室又是一个闻所未闻的大课堂。
教室大黑板两边,各挂着一块小黑板,用来写不同年级的板书。五个年级的孩子从左到右大致分开坐好。李小峰一般先从五年级上起。例如本报记者听过的一堂课,“我们学习《秋天的怀念》,布置两个问题思考……”然后一个个年级教下来。每上完一个年级的课,李小峰就要布置作业,“不然孩子们就会在课堂上玩了”。
不同年级的课容易相互干扰。给五年级讲课时,四年级的几个孩子开始发愣,李小峰朝他们瞪了几眼。上四年级课时,一年级4个孩子的读书声越来越大,李小峰拍了拍孩子们的头,“声音小一点!”一个小时过去,他宣布下课,回过头才发现一年级的学生还在拼音图前念个不停,他忘了让孩子们回座位。
真正让李小峰头痛的是音乐、美术、体育等“副”科,他没受过专业训练,学校也根本没教学条件。音乐课,他只能教唱一些简单的歌曲;美术课,他布置孩子们“随便画,画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去年,天津的一位杨阿姨送来跳绳、篮球和羽毛球拍,孩子们的体育课才不再只是跑步。
一个人的坚持
13年来,作为柿园子小学惟一的老师,李小峰一直无可替代——不要说他走了,就是他病了、有事情了,课就没人上了。
一次,李小峰上山砍柴,不小心砍到脚,被扶下山后缝了5针。第二天,他让家人用架子车将他推到学校,躺在床上看着孩子们自习。
冬天的山区冰天雪地。常常在上午放学后,一年级的孩子太小回家不便,李小峰便在学校煮玉米糊给他们吃,碗不够,大家就轮流吃。教室里太冷,他让孩子们呆在他房间里,生起柴火,最小的孩子则坐到床上盖起被子,大家围成一圈上课。
今年“六一”,孩子们在好心人的组织下去了一趟西安,第一次品尝了鱼的滋味,一个劲地嚷“好吃”。10月14 日晚,本报记者带着李小峰到蓝田县政府招待所,特意为他点了一盘鱼。他先是问“鱼怎么吃”,后又突然停下筷子自语,“ 要是孩子们在就好了”。
不光孩子们离不开李小峰,李小峰也越来越离不开学校了。13年来,他已经习惯一个人呆在学校,过着困苦、简单的生活。离开学校和学生,他“已经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出去打工,13年不就白教了吗?”李小峰说,“再说我能找什么工作呢?”
对自己13年来的教学成就,李小峰十分自豪:柿园子村的孩子没有失学,送出去的134个学生,4个考上大学, “明年再考两个估计也没问题”。其他的孩子大多初中毕业或者初中辍学后外出打工,“一个月起码三五百元,总比呆在山沟里强”。
2001年起,一些好心人知道了李小峰的事,给他和学校捐款捐物,这一定程度上补偿了他没有工资的心酸。他也一直在努力通过函授自学。2000年他拿到了中专文凭,今年又拿到了大专文凭,前后花费数千元——从一家人牙齿缝里省下来的钱。
“小峰不能让回去”
今年9月,李小峰和几名代课教师到乡里开教学工作会议。会上一位乡领导说,今年乡上财政非常紧张,代课教师的课要全部停掉。要干的话,找村里解决工资。
李小峰“受到了沉重一击”。但没过多久,有人告诉他,“教育局田局长说了,‘小峰不能让回去’。”一句话让他很感安慰,“回来干干再说吧。”
从2001年开始,李小峰就给教育局写信反映自己的境遇,但没有回音。第二年,他给县上主管教育的副书记和副县长写信,没有回音。第三年,他直接向西安市一位副市长写信,两个月后有人告诉他,“副市长批示了”。他欣喜若狂。结果批示转到县教育局,又没了下文。
李小峰最终豁出去了,他走进县政府,直接找到主管教育的副县长。
“你的事我知道。”副县长说,“你看,我的工作困难不小。等我和县长商量一下,再开会研究研究。如果要解决,也是破格解决。”
今年3月,李老师成了县教育系统的先进典型。县教育局局长田征带着30多位局机关干部和老教师来到柿园子小学,专门听李老师作报告,随后局长带头,捐给李小峰2400元,并送给学校一台彩电和DVD。
“按国家政策,代课老师将会被全面清退,”田局长告诉本报记者,“不过蓝田县小学师资总体上比较紧张,一些偏远山区小学公办教师根本派不过去,只能靠代课教师,但又没有政策解决他们的身份问题。”
以孩子们的心灵,实在无法理解“李老师那么辛苦工作,工资还两年不发”的道理。大些的孩子悄悄对本报记者说, “李老师其实挺可怜的。”今年儿童节,好心人带孩子们到西安玩,并让他们写出“最想吃的东西和最大的愿望”。“最想吃大鱼,味道好极了!”三年级的赵芳和李亚楠同时写道,“最大的愿望是长大后做一名好领导,把李老师的工资涨得高高的! ”
而李小峰最大的愿望,则是“有更多的人来关心西部农村的老师和孩子们,希望有宽敞明亮的教室,孩子们不再上不起学,能在学校寄宿,也更希望自己能转为公办教师,一个月拿上四五百元,一家人能够吃饭”。
9月教师节,李小峰的又一个孤独的节日,孩子们在已经泛白的黑板上出了一期板报,献给他们的老师一首小诗:
田野向秋天献上金黄的果子,枫林举起火红的旗帜
我们向老师送上真诚的祝福,老师您辛苦了,祝您节日快乐
希望老师在今后的日子里快乐多一些,困难少一些
诗是孩子们自己写的,周围环绕着孩子们精心画上的花环、蝴蝶、风铃。
进入评分
资料
好友
消息
引用
回复
选择字号
9
10
11
12
14
15
16
18
20
25
30
50
编辑
|
发表于 2005-11-19 00:36 |
1 楼
小叶
信息:
来自:未填
发贴:
41
贴
积分:
5
点
货币:
221
珍珠
注册:2005-11-07
回复:[转帖]中年教师13年一人撑起一所学校
有机会的话,真想去那探望一上他们。
进入评分
资料
好友
消息
引用
回复
选择字号
9
10
11
12
14
15
16
18
20
25
30
50
编辑
|
发表于 2005-11-19 11:11 |
2 楼
推荐给朋友
打印模式
文章模式
论坛跳转:
论坛跳至
≡ 公共发布区 ≡
|- 『 对外工作室 』
|- 『 服务中心 』
|- 『 站务协调交流栏 』
≡ 助教助学与生态环境 ≡
|- 『 公益助学 』
|- 『 香香的家 』
|- 『 生态与环境 』
≡ 生活闲情 ≡
|- 『车天车地』
|- 『活动花絮』
|- 『 旅途攻略 』
|- 『 摄影天地 』
≡ 黑珍珠创办人专版 ≡
|- 【永远怀念——VagabondTony(TONY/汤尼/浪子东尼)】
|- 『个人专版』
≡ 义工工作栏 ≡
|- 『 义工工作日志 』
|- 『 义工工作协调 』
快速回复
标题:
签名
自动URL
动作
招呼
欢迎
灌水
无聊
负责
生气
高兴
鼓掌
等待
反对
浪漫
不要
找死
去死
狂笑
傻笑
痛哭
道别
跳舞
唱歌
害羞
比酷
救命
狂妄
拳击
我踢
我踩
饶命
眨眼
臭美
变态
拼酒
深情
恶心
惊讶
抽烟
怀疑
拉勾
经典
同意
OK
kiss
生日
晕倒
气你
错啦
加油
恭喜
简单
鼓励
过奖
原谅
大笑
考虑
感动
叹气
道谢
摇头
拥抱
无奈
引用回复
文章内容:
HTML 代码不可用
关闭
BMB Code
关闭
Emot Code
上传附件: 关闭
用户名
密 码
黑珍珠
>>
『 公益助学 』
>> [转帖]中年教师13年一人撑起一所学校
本主题已阅读
724
次,回复
1
篇
Powered by
BMForum Plus! 3.0 Build 5815
Skin By nzl5423
粤ICP备
05005550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