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客人
:
登录
|
注册
|
控制面板
|
论坛信息
|
选择风格
|
搜索
|
帮助
系统提示:
您没有注册
请先注册以避免此窗口再次出现
注册
登入
此视窗5秒后关闭
黑珍珠
>>
『车天车地』
>> 闲扯做人境界 (转帖)
本主题已阅读
1106
次,回复
1
篇
本主题目前共有
1
人查看,包括
0
名注册用户 (有 0 位隐身), 和
1
名游客
作者
本页主题
闲扯做人境界 (转帖)
梦之悠
信息:
来自:未填
发贴:
25
贴
积分:
4
点
货币:
141
珍珠
注册:2003-10-28
闲扯做人境界 (转帖)
闲扯做人境界 (转帖)
作者:柳外楼
关于境界,在《辞海》中有几解,分别是疆界、境地和景象、佛教名词、诗文和图画的意境等等。而《现代汉语词典》又释为土地的界限、事物所达到的程度及表现的情况。这些阐释与做人的境界是搭不上关系的。
曾几何时,境界和做人扯在一起呢?实则是与我们的传统人文思想有干系。古人评诗论文,素来看重文如其人、人如其文的(文与人相分裂是普遍现象),讲求精神修养与文章修为,很自然地把艺术境界延伸到做人的境界上来了。在传统儒家文化的语境中,如何做人始终是一个大问题,关乎教化和立世,主张人的存在应是道德的存在。
在传统上,道德一向被视为个人品德的总和,要求一个人能够并善于在自己的行为中依照仁爱准则行事,拥有一颗善心,乐于助人,这便是至善。人要至善,在行动上可从待人接物上体现,正如亚里士多德讲的:“对一个善的人来说,和朋友的关系就等于和自身的关系”。然而,人能否至善,以内在心性而言,就得具备良知。王阳明认为“良知是心之本体”,“是造化的精灵”,是自我生命的本性所在,唯有诚意地追求良知的复明,才有生命的境界可言。
海德格尔曾说,良知就是呼唤,是人的存在,即“此在”,唤起自我的道德可能性,并且“在世界中”去实践力争达到至善。至善的生活是康德认可的伦理生活中的最高境界,它包含着幸福,这个幸福的基础在于理性。黑格尔就高扬理性的绝对精神,去虚构“合理”世界的道德生活及人生境界。唐君毅先生顺着黑格尔的思路,在《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中,把做人的境界分为九种境界。在他眼中,心灵九境是次第升进,由低级到高级的。每一种境界都有可能使人自限于其中。他的做人境界说与冯友兰先生提出的人生四境说有相似之处。
冯氏认为人的一生是离不开四种境界的,那就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是一个人的行为方式顺着习惯或本身固有的才能,这种境界不应该是健全的人有的。功利境界是一个人为求得自己的利,积极奋斗甚至牺牲自己而“求利于市”或“求名于朝”的行为状态。道德境界则是一个人不断“行义”于社会,以“贡献”为行为目的,“利他”成为此境界中人的精神状态。天地境界却是一个人对社会甚至宇宙规律有了完全的觉悟,达到“知天命”的状态。
冯氏的人生四增说有种神秘主义气习。唐君毅先生的人生九境说也同样如此。唐先生反复强调心灵九增可约分为:客观境界、主观境界、超主客观境界,最后又归一为儒家的天德流行境界,这是一种道德先验论的性本善式的人生境界说。其实做人的境界并非只有四种或九种那么简单。一个人的人生境界有时是混合的,既有自然的一面又有道德的一面。人是社会存在物,也是经济存在物。人既有无限的欲望;也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同时人随着人文进化的影响,人有向善的良知和寻求真知的冲动,能创造文化和文明,在这个意义上,人的存在就如同德国哲人卡西尔讲的人是文化符号的动物。因此,做人的境界时常受到本能趋使与伦理约束的影响,既要做一个与他人和社会交往的“社会人”;又要做一个不能不言利的“经济人”。因此,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很难按照单一的标准给予界定,只能以一套符合社会要求或伦理要求的规则来认可人生境界的高低。
从做人的境界根源来看,一个人并不是一生下来就有境界,而是人生的境遇造就的。马克思就指出人的存在是受到生产关系制约的,人的本质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生产关系包括了物质基础和社会处境。不妨如此试想,一个人长年生存在贫困山区,既没有受到应有的教育,又挣扎在贫困线上,倘若仅仅生活在闭塞的山区,他也许是一个朴实的人,他的行为有很多是顺着自然习惯的,这种境界可以说自然境界。但不能排除他没有致富或不劳而获等等“非份”念头及怪异行为。同时,又因为他的纯朴,不敢去偷去抢,乃至乐于助人分明又是道德境界中的人。如果他走出贫困山区,来到都市中打工,每月能挣个几百块,同时又看到“花花世界”中各种怪象,他的人生境界又起什么样的变化呢?人生的境遇必然要改造一个人的做人境界。
做人的境界与生活境遇的关系,在美国学者约瑟夫·弗莱彻的《增遇伦理学》中曾指出:在具体境遇中表达了最大爱心的事就是正当和善的,并说善来自人的需要,人来自社会。境遇决定实情,境遇改变规则和原则。爱的决定是根据境遇做出的,而不是根据命令。一个人的做人境界,是由境遇决定的。我们首先面对的各种境遇就是日常生活的各种偶然性。
每个人来到世间上,直接感受到的就是他的日常生活世界,在这个他成长的世界中具有着原初性和自然而然性,代表了人类最具体、最真实的生命活动,就象阿格妮丝·赫勒在《日常生活》所言,日常生活作为个体再生产领域是社会再生产的前提和基础,任何时代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发展都不可能脱离日常生活这一根基。我们的做人境界,又受制于日常生活中的种种遭遇,并由此对日常生活的价值有不同的理解,是追求物质上的感官享受;还是沉湎于精神享受,不管是低级抑或高级的享受,都会让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有不同表现形式,有开发式、结合式、陶冶式等等不一而足。在物质基础的支撑下,各人不同的生活方式,就有不同的做人境界。
但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得最多的是自我情欲。情欲是每个人性格构成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狭义的情欲,无非是性欲。广义的情欲,则是一个人从内心迸发出来的各种欲求、欲望、情绪、情感的总和,其最高层次就是社会性情感,如义务感、责任感、道德感等等。如何制欲?达到做人的道德境界,固然通过不断读书,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自我道德意识,所谓“学为圣人”。然而这只是理想,毕竟人的性格中所具有的感性欲望,是时时逼迫着人给于满足,对个人来说这也是善,但欲望是有邪恶的一面,这又是每个人的性格成分中的阴暗面。从此点而言,有的人不管怎样学富五车,他的自私自利,乃至肮脏心理是无法消除的,这种人是钱钟书在《管锥篇》里提及的几个古籍中所云的“肉人”,只知动物性之欲不知人间之情,玩弄女性、嫉妒他人、寡廉鲜耻恰恰是某些所谓知识分子的表现。诚如卡尔·雅斯贝尔斯说的:“一个人可以努力去知悉一切,可以在探索中卓有成效,富于知识--但仍然可能毫无所知地犯下最肮脏的罪恶”。这样人的纵使他装得怎样地道貌岸然,他的做人境界又在哪里?当然人的臭皮囊在哲学上具有“肉体”意义,即法国现象学大师梅洛·庞蒂笔下的“肉体”意义,但他也一样指出肉体是“意识的盲点”,要克服这个理性的盲点,去掉恶劣的情欲,时时防意如城,达到做人的境界,是需要苦修的,犹如有道的高僧,这世上有几人能吃得此中苦,有几人能脱俗。标榜自我不俗者,往往是大伪,常常慎独自醒,宽厚待人者,从不自言己身境界,一切由人口碑,这就是做人的基本境界,全凭他者评说。
签名: 人居一世间,忽若风吹尘!
[wdb38][wdb47][wdb50]
进入评分
资料
好友
消息
引用
回复
选择字号
9
10
11
12
14
15
16
18
20
25
30
50
编辑
|
发表于 2003-12-09 16:26 |
1 楼
梦之悠
信息:
来自:未填
发贴:
25
贴
积分:
4
点
货币:
141
珍珠
注册:2003-10-28
回复:闲扯做人境界 (转帖)
道德---不因善小而不为 不以恶小而为之
这是一篇我个人认为非常好的文章,有柳外楼这样的善于思考者,把“怎样做一个善
良的普通人”用通俗易懂的文字组织并表达出来,为什么不把它在捐资张贴?所以我肯
请柳外楼将它帖到捐资助学版块去,好吗?把它贴在捐资,我想能给一些对我们的捐
资助学行为有疑问的人是将最好回答。
“在传统上,道德一向被视为个人品德的总和,要求一个人能够并善于在自己的行为
中依照仁爱准则行事,拥有一颗善心,乐于助人,这便是至善。”
然后我再补充在这个网站上看来的这个故事 “http://www.dianzichan.com/dzc12
(02-05-25).htm”
行善要及时 (证严法师讲故事)
庄周生活贫困,家里经常缺米粮。有一回,他向朋友监河侯借三升小米,监河侯却
对他说:「可以啊!不过我家现在没有很多米粮,你稍等一段时间,等我向老百姓收
一点税之後,再借你三百两黄金。」
听了监河候的话,庄周很感慨地打了个譬喻:「我来您家的途中,听到有鱼儿对我
呼唤、求救,我回头一看,看到路上有一个坑洞里的水快乾了,那鱼儿希望我能在坑
里倒几杯水。」
「於是我对鱼儿说:『我先到南方向吴王、越王商讨借水,然後再将西江水引来这
里救你,让你回到东海。』那尾鱼很生气地说:『我失去了在水中的正常生活,现在
只求升斗的水就可以活命了,你却这麽回答我,不如你明早就去卖鱼店看,那时候我
的身体都已经变成鱼乾了!』」庄周的生活非常贫困,他肚子饿是眼前最迫切的问
题,所需要的只是果腹充饥的三升小米而已,根本不必多求其他东西,更无法等待那
遥不可及的三百两黄金。
所谓「救命要救急」!他以鱼儿做讽喻,鱼儿已命在旦夕,若时间拖太长了,就算
给它再多的水,也发挥不了效用、救不了命啊!
联系到捐资助学,曾经有的人说:失学儿童是国家的事,你们操什么心呀?就算
能救助你们身边能看见的,那看不见的呢?还有许多的~~~~我们又不是什么有钱人
等等~~~~~~~~~~~~
呵呵,其实这并不光是有不有钱的事,也不光是否是国家的事,这是我们做为一个
社会人选择的生活方式之一。关注的和来参与捐资助学的,有各行各业的,有各种收
入阶成层,有各种年龄段的,我们都一个共同的想法:尽我等绵薄之力,为他们艰辛
的童年点燃希望的烛光,我们今天的微薄付出,或许将会影响到他们的一生!
再次引用:“一般人常常觉得自己所拥有的太少,永远不满足,也吝於布施。然而
求助者也许所求不多,只需要微少的东西而已!若不肯及时帮助遇到困难、逆境的
人,往往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悔恨。佛法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行善,贵在诚
意、贵在量力而为,也贵在随缘布施。 ”
"「不因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能适时付出点点滴滴的爱,关怀他人、帮
助他人,如此才会有美好幸福的人生。"
[wdb010][wdb013][wdb06][wdb02]
进入评分
资料
好友
消息
引用
回复
选择字号
9
10
11
12
14
15
16
18
20
25
30
50
编辑
|
发表于 2003-12-09 16:30 |
2 楼
推荐给朋友
打印模式
文章模式
论坛跳转:
论坛跳至
≡ 公共发布区 ≡
|- 『 对外工作室 』
|- 『 服务中心 』
|- 『 站务协调交流栏 』
≡ 助教助学与生态环境 ≡
|- 『 公益助学 』
|- 『 香香的家 』
|- 『 生态与环境 』
≡ 生活闲情 ≡
|- 『车天车地』
|- 『活动花絮』
|- 『 旅途攻略 』
|- 『 摄影天地 』
≡ 黑珍珠创办人专版 ≡
|- 【永远怀念——VagabondTony(TONY/汤尼/浪子东尼)】
|- 『个人专版』
≡ 义工工作栏 ≡
|- 『 义工工作日志 』
|- 『 义工工作协调 』
快速回复
标题:
签名
自动URL
动作
招呼
欢迎
灌水
无聊
负责
生气
高兴
鼓掌
等待
反对
浪漫
不要
找死
去死
狂笑
傻笑
痛哭
道别
跳舞
唱歌
害羞
比酷
救命
狂妄
拳击
我踢
我踩
饶命
眨眼
臭美
变态
拼酒
深情
恶心
惊讶
抽烟
怀疑
拉勾
经典
同意
OK
kiss
生日
晕倒
气你
错啦
加油
恭喜
简单
鼓励
过奖
原谅
大笑
考虑
感动
叹气
道谢
摇头
拥抱
无奈
引用回复
文章内容:
HTML 代码不可用
关闭
BMB Code
关闭
Emot Code
上传附件: 关闭
用户名
密 码
黑珍珠
>>
『车天车地』
>> 闲扯做人境界 (转帖)
本主题已阅读
1106
次,回复
1
篇
Powered by
BMForum Plus! 3.0 Build 5815
Skin By nzl5423
粤ICP备
05005550
号